安全知识手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5-27浏览次数:4597

 

后勤管理处

二〇一六年五月六日

消防知识篇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大学属于高密度人群聚集地,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大学生要提高消防意识,掌握相关知识,警钟长鸣!

一、火灾的概念及分类
(一)火灾的概念 

凡失去控制的燃烧叫火灾。火灾分为一般火灾、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 
 1
.特大火灾指:烧死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

户,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火灾。 
2
. 重大火灾指:烧死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

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火灾。 
3
. 不具备以上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二)火灾的分类 
    1
. 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2
. 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易燃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3
.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4
. 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锂、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5
. 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二、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 
    1
. 可燃物质。凡是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剧烈化学反应的物质,一般都称为可燃物质。如:木材、汽油、酒精、氢气、钠等。 
    2
. 有助燃物质。凡能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质。如:空气、氧、氯、过氧化钠等。 
    3
. 要有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叫做着火源。如:明火、赤热体、火星、聚焦的日光、机械热、雷电、静电、电火花等。 
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3个燃烧所必需的条件,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但是某些条件下,除要具备了燃烧的三要素外,还要有一定的条件: 
第一、要有足够的可燃物质。若可燃气体或蒸汽在空气中的浓度不够,燃烧就不会发生。例如:用火柴在常温下去点汽油,能立即燃烧,但若用火柴在常温下去点柴油,却不能燃烧。 
第二、要有足够的助燃物质。燃烧若没有足够的助燃物,火焰就会逐渐减弱,直至熄灭。如在密闭的小空间中点蜡烛,随着氧气的逐渐耗尽火焰会最终熄灭。 
第三、要让引火源达到一定的温度,并具有足够的热量。如火星落到棉花上,很容易着火,而落在木材上,则不易起火,就是因为木材燃烧需要的热量较棉花为多。白磷在夏天很容易自然着火,而煤则不然,这是由于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温度很低(34),而煤所需的燃烧温度很高(3652)

三、发生火灾的原因及火灾的防治

1. 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自燃、雷击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风灾等引起。

2. 冬季火灾事故多的原因是因为冬季天气寒冷,雨水稀少,贮存的各种原料多,用火用电用气量多。冬季又处于每年的首尾之际,生产、工作繁忙,加之昼短夜长,人们容易懈怠,往往忽视消防安全,初起火灾不能及时发现。所以造成冬季火灾事故多,损失伤亡大。

3. 防火的基本措施有:

(1)控制可燃物。用非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采取局部通风或全部通风的方法,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浓度;对能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分开存放。

(2)隔绝助燃物。就是使可燃性气体、液体、固体不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等助燃物接触,即使有着火源作用,也因为没有助燃物参与而不致发生燃烧。

(3)消除着火源。就是严格控制明火、电火及防止静电、雷击引起火灾。

(4)阻止火势蔓延。就是防止火焰或火星等火源窜入有燃烧、爆炸危险的设备、管道或空间,或阻止火焰在设备和管道中扩展,或者把燃烧限制在一定范围不致向外延烧。

四、扑灭火灾的方法

()灭火的基本原理

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而使火熄灭以及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1.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终止燃烧。如用水灭火。

(2)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3)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如用泡沫扑灭油类火灾。

(4)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历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如干粉灭火剂扑灭气体火灾。

2. 常用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3. 水不能扑救的火灾有:

(1)碱金属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与碱金属(如金属钾、钠)作用后能使水分解而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爆炸。

(2)碳化碱金属、氢化碱金属不能用水扑救。如碳化钾、碳化钠、碳化铝和碳化钙以及氢化钾、氯化镁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热,可能引起着火和爆炸。

(3)轻于水的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原则上不可用水扑救。

(4)熔化的铁水、钢水不能用水扑救。因铁水、钢水温度约在1600℃,水蒸气在1000℃以上时能分解出氢和氧、有引起爆炸危险。

(5)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不能用强大水流扑救,必要时,可用喷雾水流扑救。

(6)高压电气装置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流的情况下,一般不能用水扑救。

()轻微火情的紧急应对

1. 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2. 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3. 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4. 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5. 煤气、液化气灶起火,首先关闭进气阀门,然后用湿布、湿围裙或湿毛毯压住火苗,并迅速移开气瓶、油瓶等易燃易爆物。

6. 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湿毛毯等将火扑灭,切不可直接用水扑救。

7. 电视机着火应从侧面扑救,以防显像管爆裂伤人。

8.油锅火灾:可直接盖上锅盖,使火焰窒息熄灭,切勿用水浇。

9.棉织物及小家具着火:迅速拿到室外或卫生间等处用水浇灭,切记不要在家中乱扑乱打,以免引燃其它可燃物。

10.固定家具着火:先用水扑救,如火势得不到控制,则利用消火栓放水扑救,同时迅速移开家具旁的可燃物。

11.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着火:切勿用水浇,只能用灭火器、细沙、湿毛毯等扑救。

12.身上衣物着火:千万不能奔跑,设法把衣服脱掉,身上的火也就灭了。身上着火后如果来不及脱衣,可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如果身上火势较大,来不及脱衣服,旁边又没有其他人协助灭火,则可忙跳入附近池塘、小河等水中熄灭身上的火。

13.电线冒火花:不可盲目接近,以防发生触电事故,应先关闭电源总开关或通知供电部门,断电后再进行扑救。

14.密闭房间内着火:扑救房间内火灾时不要急于开启门窗,以防新鲜空气进入后加大火势。

五、灭火器的使用

1. 干粉灭火器

适用于扑救可燃液体、气体、电气火灾以及不宜用水扑救的火灾。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握紧压柄,干粉即可喷出。 但应注意的是:干粉灭火器在使用前,应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在使用ABC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火灾时,应使灭火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应尽量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洒在燃烧物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扑灭。因干粉的冷却作用甚微,灭火后一定要防止复燃。

 

2. 二氧化碳灭火器

使用方法与干粉灭火器相同:先拔出保险栓,再压下压把(或旋动阀门),将喷口对准火焰根部灭火。但须注意,使用时要戴手套,以免皮肤接触喷筒和喷射胶管,防止冻伤。

如果电压超过600伏,应先断电后灭火。

3. 巧用身边的灭火器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几乎都在与火打交道。一旦发生火灾,尤其是火灾初起阶段,如发现及时,处置方法得当,用较小的人力和简单的灭火器材,就能很快地把火扑灭。可是,人们发现火灾后,往往只想到用灭火器来灭火,却不知身边有许多“灭火剂”可以利用。  
    (1)
湿布。如果家庭厨房起火,初起火势不大,这时可以用湿毛巾、湿围裙、湿抹布等,直接将火苗盖住,将火“闷死”。 
      (2)
锅盖。当锅里的食油因温度过高着火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用水浇,否则燃着的油就会溅出来,引燃厨房的其他可燃物。这时,首先应关掉气源,然后迅速盖上锅盖,可以使火熄灭。如果没有锅盖,手边其他东西如盆等只要能起覆盖作用的都行,甚至将切好的菜倒入锅内同样也能灭火。 
      (3)
杯盖。酒精火锅在加酒精时突然燃烧起来,并会燃着装酒精的容器,这时不能慌,千万不能把容器摔出去,应立即盖死或捂死容器口,使其窒息灭火。如果丢出去,酒精流到哪里溅到哪里,火就会烧到哪里。灭火时不要用嘴去吹,可用茶杯或小碗盖在酒精盘上。 

(4)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高温火源下,会迅速分解为氢氧化钠,通过化学作用,抑制燃烧环节的自由基。家庭使用的颗粒盐或细盐均是灭厨房火灾和固体阴燃火灾的灭火剂,食盐在高温下吸热快,能破坏火苗的形态,稀释燃烧区的氧气浓度,所以能使火很快熄灭。 
     (5)
沙土。在室外发生初起火灾又没有灭火器,在用水灭火危险性较大的情况下,可用铁锹撮沙土覆盖,使火窒息而灭。

六、电气火灾的安全扑救

由于电气火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灭火扑救角度考虑,一要保证扑救人员的安全,二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扑救,使国家和人民财产少受损失。
    
电气火灾事故与一般火灾事故有不同的特点:一是火灾时电气设备带电,若是不注意,可能使扑救人员触电;二是有的电气设备充有大量的油。因此应特别注意以下几项:
     1
. 采取断电措施,防止扑救人员触电。在火灾发生时要立即切断电源,应尽可能通知电力部门切断着火地段电源。在现场切断电源时,应就近将电源开关拉开,或使用绝缘工具切断电源线路。切断低压配电线路时,不要选择同一地点剪断,防止短路。选择断电位置要适当,不要影响灭火工作的进行。不懂电气知识的人员一般不要去切断电源。
     2
. 带电灭火的安全技术要求。为了争取灭火时间,或因特殊情况不允许断电时,则要进行带电灭火,以减少损失。但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选择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具,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水溶液或泡沫灭火器材。

(2)如采用水枪灭火时,宜用喷雾水枪,其泄漏电流小,对扑救人员比较安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直流水枪灭火时,水枪的喷头必须用软铜线接地;扑救人员穿绝缘靴和戴绝缘手套,防止水柱泄漏电流致使人体触电。

(3)使用水枪灭火,喷头与带电体之间距离:110kV要大于3m220kV要大于5m;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机体喷嘴距带电体的距离:10kV要大于0.4m35kV要大于0.6m

(4)架空线路着火,在空中进行灭火时,带电导线断落接地,应立即划定警戒区,所有人员距接地处8m以外,防止跨步电压触电。

 

七、灭火现场的组织

发生火灾事故,正确采用灭火方法,有效组织扑救,对于迅速扑灭火灾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所以,发生火灾后要沉着冷静,除及时迅速向消防队报警,扑救人员要根据不同起火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灭火方法,如断开电源、撤离周围易燃易爆物质,正确选择灭火用具;起火现场要专人负责指挥,防止现场混乱;灭火时要注意防止中毒、倒塌、坠落伤人等事故发生,等等。

八、如何拨打119

 1. 119为火警电话。
2
. 遇有火灾发生群众不能组织自救时,应及时拨打119
3
. 拨打119电话报警时要沉着、冷静。拨通119电话后,应首先询问是否火警台,

得到肯定答复后,方可报警。二是要向接话人讲明:发生火灾的单位、地点、靠近何处、

着火物品、火势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有无爆炸危险物品、放射性物质等情况。还要讲

清楚报警人的姓名、单位和电话号码,并注意倾听火警台的询问,准确、简明的给予回答。

4. 报警后,本人或派人到通往火场的交通路口接应消防车;二是要早报警,为消

防灭火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防震减灾篇

一、什么是地震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有破坏力。   

二、地震的前兆

1. 地下水异常

  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井孔变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2. 生物异常

  地震前动物反应动物异常表现:

  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

3. 气象异常

  人们常形容地震预报科技人员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这的确有道理。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霪雨绵绵,黄雾四塞,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等等。

4. 地声异常

  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多种多样。当地震发生时,有纵波从震源辐射,沿地面传播,使空气振动发声,由于纵波速度较大但势弱,人们只闻其声,而不觉地动,需横波到后才有动的感觉。

5. 地光异常

  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一般地光出现的范围较大,多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分钟内出现,持续几秒钟。

6. 地气异常

  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7. 地动异常

  地动异常是指地震前地面出现的晃动。地震时地面剧烈振动,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但地震尚未发生之前,有时感到地面也晃动,这种晃动与地震时不同,摆动得十分缓慢,地震仪常记录不到,但很多人可以感觉得到。

8. 地鼓异常

  地鼓异常指地震前地面上出现鼓包。形状如倒扣的铁锅,高20厘米左右,四周断续出现裂缝,鼓起几天后消失,反复多次,直到发生地震。与地鼓类似的异常还有地裂缝、地陷等。

三、地震中的逃生

1. 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 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 如果正在工作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办公区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人员可以迅速跑到门外,距离门较远的人员可以尽快躲到办公桌下,用手护住头部;靠墙的人员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 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 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 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 猫、狗和小孩子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自然地蜷缩起身体。地震时,你也应这么做。这是一种安全的本能。而你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便可做到。靠近一个物体,一个沙发,或一个大物体,结果它仅受到轻微的挤压。

8. 在地震中,木质建筑物最牢固。木头具有弹性,并且与地震的力量一起移动。如果木质建筑物倒塌了,会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间,而且,木质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砖块材料则会破碎成一块块更小的砖。砖块会造成人员受伤,但是,被砖块压伤的人远比被水泥压伤的人数要少得多。

9. 如晚上发生地震,而你正在床上,你只要简单地滚下床。床的周围便是一个安全的空间。如地震发生,你正在看电视,不能迅速地从门或窗口逃离,那就在靠近沙发或椅子的旁边躺下,然后蜷缩起来。

10. 大楼倒塌时,被发现很多人在门口死亡!这是怎么回事?如你站在门框下,当门框向前或向后倒下时,你会被头顶上的屋顶砸伤。如门框向侧面倒下,你会被压在当中,所以,不管怎么样,你都会受到致命伤害!

11. 千万不要走楼梯!因楼梯与建筑物摇晃频率不同,楼梯和大楼的结构物会不断发生个别碰撞。人在楼梯上时,会被楼梯的台阶割断,会造成很恐怖的毁伤!就算楼梯没有倒塌,也要远离楼梯,哪怕不是因为地震而断裂,还会因为承受过多的人群而坍塌。

12. 尽量靠近建筑物的外墙或离开建筑物。靠近墙的外侧远比内侧要好。你越靠近建筑物的中心,你的逃生路径被阻挡的可能性就越大。

13. 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四、地震后的自救和互救

()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

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

1. 被埋压在废墟下时,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是自救过程中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

2. 被压埋后,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维持生命。注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及意外事故,尽量活动手和脚,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扩大安全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应尽量设法逃避险境,朝更安全宽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动。

3. 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尽量保存体力。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者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

4.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地震后的互救方法

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救人应当先从最近处救起,不论是家人、邻居、工作岗位上的同事,或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是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这样可以争取时间,减少伤亡。震后救人的原则是:

1. 在互救过程中,要有组织,讲究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增加不应有的伤亡。首先通过侦听、呼叫、询问及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在开挖施救中,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

    2. 如伤势严重,不能自行出来的,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全身,查明伤情,施行包扎固定或急救。

3. 在互救中,应利用铲、铁杆等轻便工具和毛巾、被单、衬衣、木板等方便器材。

    4. 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应保护支撑物,清除埋压物,才能保护被压埋者赖以生存的空间不遭覆压。

5. 清除压埋物及钻凿、分割时,有条件的要泼水,以防伤员呛闷而死。

    6. 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护通风,递送食品,静等时机再进行营救。

7. 对于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虚,切忌强拉硬拖。

8. 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伤者,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用电安全篇

用电安全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点。不慎用电会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直接导致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短路

(一)定义

电气线路中的导线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地线)的连接,在回路中引起电流的瞬间骤然增大的现象叫短路。线路短路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会发出很大的热量,这个热量不仅能使绝缘层燃烧,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邻近的易燃、可燃物质燃烧,从而造成火灾。

(二)电气线路发生短路的主要原因

1. 使用绝缘电线、电缆时,没有按具体环境选用,使绝缘受高温、潮湿或腐蚀等作用,失去了绝缘能力。

2. 线路年久失修,绝缘层陈旧老化或受损,使线芯裸露。

3. 电源过电压,使电线绝缘被击穿。

4. 安装、修理人员接错线路,或带电作业时造成人为碰线短路。

5. 裸电线安装太低,金属物不慎碰在电线上;线路上有金属物件或小动物跌落,发生电线之间的跨接。

6. 架空线路电线间距太小,档距过大,电线松弛,有可能发生两线相碰;架空电线与建筑物、树木距离太近,使电线与建筑物或树木接触。

7. 电线机械强度不够,导致电线断落接触大地,或断落在另一根电线上。

8. 不按规定要求私拉乱接,管理不善,维护不当造成短路。

9. 高压架空线路的绝缘子耐压程度过低,引起线路的对地短路。

(三)防止短路的措施

1. 按照环境特点安装导线,应考虑潮湿、化学腐蚀、高温场所和额定电压的要求。

2. 导线与导线、墙壁、顶棚、金属构件之间,以及固定导线的绝缘子、瓷瓶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

3. 距地面2m以及穿过楼板和墙壁的导线,均应有保护绝缘的措施,以防损伤。

4. 绝缘导线切忌用铁丝捆扎和铁钉搭挂。

5. 定期对绝缘电阻进行测定。

6. 安装线路应为持证电工安装。

7. 安装相应的保险器或自动开关。

二、过载(超负荷)

(一)定义

电气线路中允许连续通过而不致于使电线过热的电流量,称为安全载流量或安全电流。如导线流过的电流超过安全电流值,就叫导线过载。电线过载,一般在不考虑电压降的情况下,以温升为标准。

一般导线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摄氏65度。当过载时,导线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值,会使绝缘加速老化,甚至损坏,引起短路火灾事故。

(二)发生过载的主要原因

1. 导线截面积选择不当,实际负载超过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2. 在线路中接入了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超过了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

(三)防止过载的措施

1. 合理选用导线截面。

2. 切忌乱拉电线和过多的接入负载。

3. 定期检查线路负载与设备增减情况。

4. 安装相应的保险或自动开关。

三、接触电阻过大

(一)定义

导体连接时,在接触面上形成的电阻称为接触电阻。接头处理良好,则接触电阻小;连接不牢或其他原因,使接头接触不良,则会导致局部接触电阻过大,产生高温,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引起绝缘材料中可燃物燃烧。

(二)发生接触电阻过大的主要原因

1. 安装质量差,造成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连接点连接不牢。

2. 导线的连接处沾有杂质,如氧化层、泥土、油污等。

3. 连接点由于长期震动或冷热变化,使接头松动。

4. 铜铝混接时,由于接头处理不当,在电腐蚀作用下接触电阻会很快增大。

(三)防止接触电阻过大的措施

1. 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头,对于必不可少的接头,必须紧密结合,牢固可靠。

2. 铜芯导线采用绞接时,应尽量再进行锡焊处理,一般应采用焊接和压接。

3. 铜铝相接应采用铜铝接头,并用压接法连接。

4. 经常进行检查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为了防止或减少配电线路事故的发生,必须按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进行设计,安装使用时要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维护管理,及时消除隐患,保障用电安全。

四、触电急救办法

1. 切断电源。
2. 采用短路法,使电源开关跳闸。 
3. 救护人员穿着绝缘鞋,戴上绝缘手套,使用绝缘棒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 在切断电源的同时要防止触电者再次摔倒。
5. 未断电前不可赤手直接与触电者的身体接触。

五、学生宿舍安全用电规范

1.  严禁在宿舍内使用热得快、电热杯、电壶、电磁炉、电炉、电炒锅、电热锅、电饭锅等大功率的电加热和电制冷、电炊器具。

2. 使用电源插座应随插随用,用后立即拔掉插销;宿舍内使用的电器,在通电状况下,应与易燃物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3. 禁止在灯具上拴蚊帐,晾晒衣物,悬挂装饰物;禁止将电线缠绕在床头,在电器上悬挂覆盖饰品等易燃物品。使用蜡烛或蚊香等时应置放于安全的位置,以免发生危险。

4. 严禁在宿舍区使用三无(无中文标识、无厂名、无厂址)产品、不合格产品、劣质产品和自制的用电设备,消除安全隐患。

5.  禁止擅自使用和损坏公共场所配电箱、开关或灯具等设施,如有违反规定造成损失或事故的,照价赔偿。

6. 严禁在床上拉电线、放置移动式插座及使用台灯或其它用电设备。其它固定式插座只能接一个移动式插座,严禁多个互接;移动式插座必须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靠近蚊帐、被褥、衣服、书本等易燃物品;切实做到人离关灯、关电源,各种用电设备(电脑、收录音机、充电器等)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电源,不得长时间通电。

7. 宿舍出现用电故障,发现电线损坏、裸露、漏电等现象应及时向后勤处管理人员报修,并由其派人维修,学生不得自行拆修。

财产安全篇

每个人都要有良好的自我防范意识,时刻提高警惕,确保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办公室防盗

防盗的基本方法有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种。其中,人防是预防和制止盗窃犯罪的可靠方法;物防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防护措施;而技术防范则是可即时发现入侵、能够替代人员守护且不会疲劳和懈怠并可长时间处于戒备状态的更加隐蔽可靠的一种防范措施。

办公室防盗工作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最后离开办公室的人员,要关好窗户锁好门,千万不要怕麻烦。一定要养成随手关灯、随手关窗、随手锁门的习惯,以防盗窃犯罪人乘隙而入。

(2)发现形迹可疑的人应加强警惕、多加注意。作案人到办公区域行窃时,往往要找各种借口,如找什么人或推销什么商品等,见管理松懈、进出自由、房门大开,便来回走动、窥测张望、伺机行事,摸清情况、瞅准机会后就大肆盗窃。遇到这种可疑人员,工作人员应主动上前询问,如果来人确有正当理由一般都能说清楚。如果来人说不出正当理由,疑点较多,其神色必然慌张,则需要进一步盘问,必要时还可请他出示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身份证明。

(3)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能随便借给他人或乱丢乱放,以防"不速之客"复制或伺机行窃。

二、预防诈骗

1. 对于短信、网上QQ等中奖信息等要提高警惕,凡是要求中奖人汇钱,问询私人账户及密码的都是诈骗手段,一定不要上当。在访问网页时(尤其是非正规网页时),会弹出一些对话框,提示你中奖了,有些非法网站采用仿正规网站网名的方式迷惑受害人,如“QQ”等,点击“Χ”关闭不了该对话框,反而进入了该网站,此类情况多为诈骗,一概不予理睬,不要做任何操作,以免感染病毒或被骗。

2. 网上购物需谨慎,要选择正规的,规模大,诚信好的网站,进入网站时必须输入正确的网名,以防止因错输网名而进入非正规或非法网站;付款方式要选择风险小的货到付款,或支付宝支付;对于产品品牌要仔细辨认,对于那些故意模仿知名品牌,在商标或品名上与知名品牌只有微小、不易察觉的区别的产品要特别注意,此类产品很有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3. 自己或家人、同学接到陌生人电话,称家人、同学等出车祸或得急病,急需汇一笔钱,此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冷静分析,与当事人或家人、同学、校方直接取得联系,确定事实的真实情况,万不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汇款以致受骗。

三、出行财产安全

1.乘坐公交车要防扒。坐公交车前最好先备好零币,尽量不要临时从包里掏钱;上下车时,切勿与人挤车,遇到有人故意往你身体上挤、撞时,应格外提防;上车后,最好往车厢中间走,不要站在车门口,不要将包背在身后;到站后,如遇有人故意挡住你的下车路线,要注意防止身边和身后的人趁机行窃。

2.乘坐出租车要防骗。外出时尽量不要与陌生人合乘同一辆出租车,防止掉进“拼车诈骗”陷阱,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防止被人掉包;到达目的地后,检查所找回来的钞票真假,记住向司机索要票据。

3.大街上步行要防抢。如需带包外出时,最好使用体积不大、歹徒不便抢夺的包,如果挎包外出,最好斜挎在胸前;尽量选择行人较多的道路和靠人行道的右侧行走,不要在路的中间和摩托车容易靠近的地方行走;夜间外出和回家,要尽量选择照明良好的道路行走;如遇抢劫,要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量力而行,以免受到伤害。

4.出门购物不要携带大量财物,钱财最好要放在贴身衣服的内袋里,特别是出入带有厚重门帘的商场等场所时,小心手机被盗。务必把背包放在身前、视线所及之处,不要背负、手提或斜挎,尽量做到包不离身,尤其是在您正欣赏漂亮的衣服时,一定不要忘记您的皮包。逛街时对故意挤靠、贴近自己的可疑人员要多加留意,防止被扒窃或拎包,特别是在商场的电梯里,提高警惕,一定要将你的包看护好。

个人安全篇

一、家中安全

1.就寝前和外出前应仔细检查家中的电气、煤气有否关闭、烟火有否熄灭。

2.有人敲门时,应认真核实对方身份,无误后方可开门。

3.遇到危险,应大声呼救,或尽量将重物砸出窗外,引起外人注意,赢得获救机会。

4.使用家用电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电吹风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器等电器在使用中会发出高热,应注意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同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烫伤。

6.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如浴室)下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淋湿、受潮,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

7.电风扇的扇叶、洗衣机的脱水筒等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触摸,以防止受伤。

8.遇到雷雨天气,要停止使用电视机,并拔下室外天线插头,防止遭受雷击。

9.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

   10.购买家用电器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合格产品。

二、制定逃生计划

1.熟悉所住楼层的逃生路线,并随时做好迅速撤离的准备。    

2.与家人预先制定灾害一旦发生时的逃生路线,以及约定一个会合地点。    

3.熟悉所住楼层内的消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三、厨房安全

1.烹饪时宜著短袖或合宜的长袖,避免烟火延烧衣物。    

2.烹煮食物时,勿任意离开,离开前须将烟火关闭。    

3.不要让小孩进入厨房玩耍。

四、公共场所安全

1.不要在只有单一出入口的场所长时间逗留。    

2.不要在地下车库和地下营业性场所中长时间逗留。    

3.不要在用易燃物装修的场所长时间逗留。    

4.不要在消防安全设备不合格的场所长时间逗留。    

5.不要在防火区域已受破坏的场所长时间逗留。

五、进入陌生场所的安全意识

1.寻找并确认避难逃生的方向。   

2.寻找安全门、楼梯位置,观察是否未关闭、是否上锁。    

3.查看消防栓、缓降机、救助袋等各项灭火、避难器具位置。

4.查看安全梯、通道(例如走郎)、楼梯等是否阻塞。

六、交通事故逃生

1.发生交通事故时,自己被困在所乘车辆中,可击碎车窗玻璃逃生。

2.从所乘车辆中逃出后要远离事故发生地点,防止因车辆着火、爆炸而造成的伤害。

3.逃生后要迅速报警或拦截车辆救助其他未逃生人员。

4.所乘车辆着火时,应先防止吸入烟气窒息,再设法逃生。

七、火灾发生如何逃生

1.切忌慌乱,判断火势来源,采取与火源相反方向逃生

2利用现有救生器材逃生,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条件逃生    

3利用建筑物本身及附近的自然条件逃生。

4.切勿使用升降设备(电梯)逃生。

5.切勿返入屋内取回贵重物品。    

6.夜间发生火灾时,应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顾自己逃生,并且尽量大声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

八、火灾时如果你被困在室内如何待救?

1.以湿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势,以减少吸入浓烟。躲至易获救处待救(靠近马路边的窗口附近,或与入口较近的房间等)。    

2.设法用电话、手机通知119你受困的位置,或直接在窗口摇晃衣物、打开手电,指示你所在位置。

3.利用胶布或沾湿毛巾、床单、衣服等塞住门缝,防阻浓烟流窜进来。可将透明塑料袋充满空气后套住头,以避免吸入有毒烟雾或气体。  

 4.若逃生途中经过火焰区,应先弄湿衣物或以湿棉被、毛毯裹住身体,迅速通过以免身体著火。  

5.烟雾弥漫中,一般离地面三十公分仍有残存空气可以利用,可采低姿势逃生,爬行时将手心、手肘、膝盖紧靠地面,并延墙壁边幽缘逃生,以免错失方向。    

6.火场逃生过程中,要一路关闭所有你背后的门,它能减低火和浓烟的蔓延速度。

  

地址:北京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电话:65783000 2014-2024 cuc.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后勤保障处 /  京 ICP 备 10039564 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