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欲和贪欲占据了我的思想,侵蚀了我的灵魂。我产生了‘退休后要充分利用资源挣点钱’的错误念头。”曾任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副区长、区委副书记、区政协主席的贾国祥,在退休7年后被立案审查调查,并受到党纪国法严惩。这再次证明了,退休不是进了“保险箱”,更不意味着“平安着陆”,违纪违法欠下的账终究要还。贾国祥案既有搞“期权交易”的问题,也有发挥职权“余热”的特征。退休前,贾国祥开始有针对性地帮一些企业老板谋取利益。对方送上钱物时,他一般会推托“等退休以后再说”,老板们心领神会,许下承诺,算是签下“权力期权”。退休后,贾国祥主动上门找到曾经帮助过的老板,根据请托事项的难易程度,以及相关老板从中获利情况、资金实力等,提出一个自认为对方可以接受的“价码”。不仅如此,为了攫取更多利益,贾国祥在退休后还违规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以职权“余热”为老板站台撑腰,严重破坏当地发展环境,其个人从中获利340余万元。一些贪腐分子退休后被查处,不是简单的晚节不保。他们挖空心思耍花样,有的在职办事、退休后收钱,幻想通过期权兑现淡化“收钱”与“办事”间的因果关系。有的以为退休或者离职就是“平安着陆”,“退了退了,一退就了”,